阅读《津津有味嚼“薄膜”》,完成问题。 津津有味嚼“薄膜” (1)当年不知哪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津津有味嚼“薄膜”》,完成问题。

津津有味嚼“薄膜”

  (1)当年不知哪位“勇士”壮胆品尝了一下螃蟹,从此为后人留下菜肴中的美味。现在有人却津津有味嚼吃了一种薄膜,也有可能导致改变迄今人类认为包装薄膜不能食用的固有观念。

  (2)“新薄膜”是用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作材料,以塑料工业通用的造膜设备,吹制或拉伸而成,厚度可薄到几个微米。这种薄膜表面光洁、透明无暇,食用的安全性能媲美于糯米纸和肠衣,人们称之“食用薄膜”。这种作为包装材料的食用薄膜即使被扔在街头巷尾,也会奇妙地自行消失,不必有劳清洁工人。

  (3)食用薄膜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在于它使用的原料既非橡胶或石油,也非其他任何化工品,而是我们生活里司空见惯的食物——淀粉。

  (4)谈起用淀粉制薄膜作为包装材料,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米纸。还在1902年,就有人把湿淀粉涂于板面烘干后剥下来,做成可供食用的“米纸”。这种米纸最初用于药品包装。后来扩大到食品行业,至今,我们见到的高级糖果里还有垫着米纸的。但米纸色泽浑浊、质地脆弱。这点先天不足竟断送了它的前程,随着岁月的消逝,米纸在全球将逐渐销声匿迹。

  (5)新的食用薄膜,原料仍然是淀粉,何以其性能却比米纸强百倍呢?奥秘就在于所用的淀粉原料是经过良好改性的,自然界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如稻、麦、玉米)或块根块茎(如甘薯、马铃薯),都含有丰富淀粉。组成淀粉的元素是碳、氢、氧,所以是碳水化合物。它是由葡萄糖单体分子聚合而成。通过化学法或酶制剂矫正原有的物理性质,以符合各种工艺的特殊要求。

  (6)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薄膜的水溶性可以任意控制,而对食用无影响。它在人体内并不完全为消化器官分解吸收,因此有希望制成时髦的淀粉类低热量食品,胖人和担忧肥胖症者无须忐忑不安。

  (7)此薄膜的原料是淀粉,由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纵然变成包装的废弃物也会被水、土壤微生物或其他微生物迅速“吃”掉。焚烧这种废弃物也不会有有毒气体释放,不会污染环境。

  (8)淀粉薄膜的原料资源广阔,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它不但能封热、能印刷、能阻隔氧气,还能压铸成型……几乎集中塑料的全部优点,所以被誉为“包装中骄子”。(选自《百科知识》2008.4下,有改动)

1.仔细阅读短文,你获得了哪些主要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后,请回答下面的两个小题。

1)题目中的“薄膜”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有两个地方为什么要加括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食用薄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作者把“淀粉制作的薄膜包装材料”与“米纸”进行比较说明,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8)段中的词语“几乎”如果删去结果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说明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有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徭役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④政治腐败,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拟发行15 000万股,每股面值3元,则其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得低于( )万元。

A.4 500

B.6 750

C.11 250

D.12 50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请作图说明储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关系及最佳数量点的确定。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土当归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TO模式驾驶中,列车在停站时,开哪一侧门的命令是()由发出的。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