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题型:综合题

问题:

(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6分)

考点:南方农业的发展水稻和黍,农作物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的是( )模式。

A.管理承包

B.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

C.以设备制造、安装和调试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

D.设计—造(E或设计—购—造(EP总承包

题型:综合题

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一期是

A.学龄前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围生期
E.幼儿期

题型:综合题

励磁机碳刷冒火的原因是()。

A﹑换向不良引起火花;

B、机械的原因;

C、化学原因;

D、材质原因。

题型:综合题

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二尖瓣脱垂

C.冠心病 * * 肌功能不全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外伤

题型:综合题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设为五级,其中第三级表示的是(  )顺序码。

A.专业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工程量清单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