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笔从戎”这个成语出自(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弃笔从戎”这个成语出自(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考点: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显酸性:Cu2++2H2OCu(OH)2+2H+

B.氯气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l2+2I-="2" Cl-+I2

C.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Al3++3OH-=Al(OH)3

D.实验室不用玻璃塞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SiO2+2 OH-= SiO32-+H2O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述哪项不是主动脉夹层的体征()

A.夹层破裂入心包腔可引起心包填塞,可有心包摩擦音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突然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

C.夹层破裂入胸膜腔内引起胸腔积液

D.主动脉瓣的支架结构可以受损,能够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脉搏减弱或消失

题型:单项选择题

食用竹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4题。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有一次对我说:“来台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宗教、爱情,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节选自余光中散文《莲恋莲》)

第一自然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是矛盾的:

A.完全矛盾

B.不矛盾

C.有点矛盾

D.不完全矛盾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审美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