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高速铁路新时代李俊义王晔彪 (1)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
高速铁路新时代  
李俊义  王晔彪
  (1)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在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向国民提供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社会服务的关键所在。
  (2)近年来,我国铁路部门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坚持“引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300公里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实现了全面引进核心技术、最低价格引进并国产化的目标。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据专家介绍,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新下线的动车组,其技术特点是8辆编组,4动4拖,采用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方式,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高速转向架、车体空气动力学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处于当今世界领先地位。
  (3)国产时速350公里车组的研制,除了引进世界高速动车组成熟技术,还适应中国铁路客运需求特点,进行了许多优化设计和创新。根据动力学原理,设计的车体外形呈流线型,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和噪音;采用高速转向架、防撞车体结构和独特的防火设计结构,不仅具有速度快、乘坐舒适的特点,还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能;配备了车载技术诊断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对各种功能设备故障的检测、预报和排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使旅客免受列车高速会车,以及通过隧道时车外压力波对车内的影响。       
  (4) 动车组在设计、制造上体现了以旅客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如内部结构典雅、视觉效果好、和谐分布隐形光源的照明系统、可旋转式座椅、多媒体影视系统、残疾人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等,而且车内装饰材料100%达到国际相关环保标准,为旅客提供了绿色环保的乘车环境。      
  (5) 时速350公里的CRH3“和谐号”动车组目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已经开工,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后,从北京到上海全程将缩短至5个小时;而京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预计从北京到石家庄只需1小时。
  (6)中国将迎来一个高铁新时代!                                                        
(摘自《半月谈》,有改动)   
1.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动车组的研制,请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引进世界告诉动车组成熟技术 →__________
2.文段(2)中加粗词语“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5)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4.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为未来的交通发展提出两点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受精以后,珠被发育成种子的(  )

A.胚

B.胚乳

C.果皮

D.种皮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1.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用“~~”画出来。

2.我从文中找出了一对反义词。

(  )——(  )

3.照样子填一填。

(骑)毛驴  ( )对联  ( )美景

4.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文中有一句话与这句诗的表达的感情相近,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生活垃圾,需要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投弃的,应经粉碎处理,粒径应小于( )mm。

A.15

B.20

C.25

D.3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商君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相结合的制度。

A.单位使用

B.家庭用水

C.定额管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