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甲烷(CH2←N≡N)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之

题型:填空题

问题:

重氮甲烷(CH2←N≡N)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氮原子提供的。

它在受热或光照时容易分解生成氮气,同时生成一个极活泼的缺电子基团亚甲基或称为碳烯(:CH2)。CH2←N≡NN2↑+:CH2;碳烯与烯烃或苯环能起加成反应,生成含三元环的化合物:

(1)重氮甲烷与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在光照下反应生成

(2)重氮甲烷与苯共热完全反应生成的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与该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共有            种,其中烷基上发生一氯取代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的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结构简式结构式
题型:填空题

一电炉的功率P=200w,将质量m=240g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少大?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记,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 * * 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

B.警劝之道道:作用

C.议之不徇徇:徇私,袒护

D.所谕世族之次次:排列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足为后法则告诉不许

B.惧后世之不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有意 * * 而外淑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D.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臣以险衅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六处)。(3分)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着《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着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擦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建,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词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于邑,裁书叙心。                    ——曹丕《与吴质书》

注释:①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号,“七子”是指这一时期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孔融:字文举。“七子”中年辈最高。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对派,后被操所杀。他的散文虽然骈俪成分极重,却能以气运词,反映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新变化。陈琳:字孔璋。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王粲:字仲宣。“七子”中,他的成就最高。阮瑀:字元瑜。徐斡:字伟长。刘桢,字公斡。应玚:字德琏。②伯牙绝弦于钟期:《列子·汤问》中载:“伯牙善鼓琴,钟期善听之。”二人于是成为“知音”。后因钟期过逝,伯牙摔琴以表哀痛。以此比喻千古知音难觅。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类不护细行        类:大都  

B、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遂:完成,实现。

C、良有以也           良:良好

D、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诬: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然无恐与足下不及见也。

B、其才学足以着书/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公斡有逸气,但未遒耳/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D、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3、下面四个句子与例句“妙绝时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B、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第一段评价建安七子中部分人的人品、文章、著作,精当准确,要言不繁;第二段抒发自己的感慨,情真意切,精警动人。

B、作者对建安七子的评价,对伟长评价最高。其为人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其为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世。

C、文中引用伯牙绝弦于钟期,表达了失去朋友的悲痛感情;引用光武的话,感叹自己虚度年华、无所作为,表达了努力向前的心志。

D、文中作者对王粲的评价,惋惜多于称颂。他善于辞赋,但又体弱,不足起其文;所擅长的辞赋有古人在前,他无法超越。

5.翻译

①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②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③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题型:填空题

为避免损伤牙龈组织,上颌前牙区舌侧基托边缘应远离龈缘()

A.1~2mm

B.2~3mm

C.3~4mm

D.4~6mm

E.6~8mm

题型:填空题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刻的是()

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

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

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

D.火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