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指出本文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本文段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 ]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机组负荷甩到90MW以下,锅炉可通过高压旁路维持30%负荷短时间运行,汇报单元长,等待恢复,此时应注意再热器壁温不大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有关Internet中叙述错误的是( )。

A.万维网就是因特网

B.因特网上提供了多种信息

C.因特网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D.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统一规范整个采购过程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重要文件是进度计划。(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深圳“世界之窗”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知觉的()起主要作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