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小题1:下面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2分)

A 节选5段文字是总分结构,第①为总说,②--⑤为分说,分说结构中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B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比中突出逆温层对作物种植的影响。

C二段到五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三段是空间因素,最后一段是时间因素。

D.根据文中物候知识推断,早春时节,黄冈桃花开放要比北京早,上海杏花开放要比武汉迟。

E.“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小题2:下面这句话中划线词能够去掉?为什么?(2分)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考点:说明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烧伤患者,急性起病,肺动脉楔压≤18mmHg(1mmHg=0.133kPa),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下PaO2/FiO2300mmHg,无左心房高压的临床证据。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栓塞

B.肺部感染

C.肺水肿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肺不张

F.肺结核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SS4型电力机车在低压试验的劈相机试验中,按下1DYJ则PXZJ吸合后,延时()后QRC释放。

A、lS

B、1.5S

C、2S

D、3s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看到美丽的风景会让人想起开心的事情,这是 ( )

A.心向、态度和兴趣的影响

B.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的影响

C.实施—在实践

D.自动化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考试开始()分钟后,考生不能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按缺考处理。

A.10

B.15

C.20

D.2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