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用

题型:

问题: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用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辛丑条约》
题型:

如图所示是运用DIS测定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图象.

(1)根据图象可求出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 m/s2

(2)此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测得的物理量是______

A.木块的位移         

B.木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C.木块的平均速度  

D.木块克服桌面摩擦力做的功.

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寂寞荀子

王善鹏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心便油然而生。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竞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兰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称为午夜彗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王思玷先生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仅留的几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编入《午夜彗星》。在兰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胜过荀子。如果你有机会去兰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见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视眼镜,留中分头,面对两公里外长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

  面对一代宗师,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诵荀先生的那篇名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君子曰:擘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协的倡议下,兰陵的仁人志士们自筹资金树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密密麻麻刻满了捐钱人的名字。这不难看出,兰陵人还是挺慷慨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钟。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有李白的头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

  《客中行》不是诗,更像广告词,比那个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李白为兰陵酒制造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这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

  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座大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予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苍山县革委会另立保护标志碑一座。

  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竞无言以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因为家乡沉睡着影响了炎黄子孙的圣贤——苟子而感到自豪,但同时也为家乡人对苟子墓的冷落而感到不安。

B.兰陵酒的商标上有李白的诗篇,还有李白的头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对于兰陵人的精明,作者还是感到十分钦佩的。

C.文章引用明朝诗人李哗的诗极有意义,它一方面展现了历史上苟子墓一直以来的荒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作者想象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像是在对着苟子墓背诵苟子著名篇章,这表明作者认为苟子应该得到包括王思玷在内的人们的尊重。

E.作者思路开阔,笔法灵活,将与兰陵有关的名人一一写来,挥洒自如,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

2.文章起笔先从荒凉的苟子墓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题目是“寂寞苟子”,文中却又写了另外两个人物——王思玷和李白,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倒数第二段转而写苟子墓(庙)的历史,有何意图?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率.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规格为6×55mm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孔中,玻璃管外套上30mm的乳胶管,乳胶管上再接规格为6×30mm金属尖嘴管,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实验时,往100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mL煤油,取2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______.

(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分别是:大试管中______;长颈漏斗中______.

(4)简述检验产生的气体的方法:______.

题型:

水保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水土保持工作。

A.本行政区域

B.江河

C.水土流失区

D.流域

题型:

静定结构的支座反力或内力,可以通过解除相应的约束并使其产生虚位移,利用刚体虚功方程即可求解,此处的虚功方程相当于()。

A、几何方程

B、平衡方程

C、物理方程

D、位移方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