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国债指数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剩余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利率国债和一次还本付息

题型:判断题

问题:

上证国债指数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剩余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利率国债和一次还本付息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计算。()

考点:证券业从业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从业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真题2010年10月(一)
题型:判断题

在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中渡过的电流为()。

A.负荷电流

B.短路电流

C.无电流

D.过负荷电流

题型:判断题

甲公司为中外合营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外币业务,按年计算汇兑差额。20×2年初应收账款外币余额为200万美元,银行存款外币余额为150万美元;3月1日,甲公司从境外市场购入一批原材料,支付款项100万美元;6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取得销售收入250万美元,款项尚未收到;9月1日,收到期初应收账款200万美元,并存入银行美元账户。已知:20×1年12月31日,1美元=6.82元人民币;20×2年3月1日,1美元=6.84元人民币;6月1日,1美元=6.79元人民币;9月1日,1美元=6.81元人民币;12月31日,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因上述外币账户的期未调整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A.18.5万元

B.22.5万元

C.24.5万元

D.26.5万元

题型:判断题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题。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人士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贴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
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对后人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巨大的。

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

C.科举考试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贴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题型:判断题
如图所示,AB是一质量为m的均匀细直杆,A端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B端置于水平地面上,杆身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杆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保持平衡,则此时杆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

A.mgtgθ

B.mgsinθ

C.μmg

D.μmg

题型:判断题

现场总线的通信技术采用()方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