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蔽日(隐瞒)

B.多趣味(确实)

C.绝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

B.予尝求古仁人

C.已而细柳营

D.策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语句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35×9+36等于(  )
A.315B.351C.45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CO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高炉炼铁得到的主要产品是______;(填序号)

A.纯铁     B.生铁     C.钢

(4)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直接接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渔翁”得利,逼得犬类团结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腐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来独往”这一迷题。科学家跟踪观察了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的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么努力,狼群每天总是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37千克食物。最终,1/3的野狼死于饥饿,由此可见,渡鸦已经对狼群构成了严重的生态威胁。尽管体形比野狼小得多,但渡鸦却以“鸦”多势重而往往能抢得到手。有时,一处现场竟有多达100只渡鸦。因此,团结在一起不仅有助于狼群捕获更大的猎物,而且更容易赶走“渔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猫、郊狼和其他小型掠食者_________,所以不会给“揩油”的“渔翁”留下可乘之机,因此这些小型掠食者也就不需要集体行动了。

(1)上述现象体现了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哪一个解释_________

A.遗传和变异   B.生存斗争   C.捕食与被捕食   D.共同进化

(2)对这一现象的结果,你认为最恰当的是_________

A.是狼群把这种优势遗传到下一代   B.渡鸦继续来争夺食物   C.狼群适应了环境,生存下来   D.狼群内部争夺食物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填上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___

A.习惯于捕杀小猎物,并且单枪匹马就能搞定   B.捕获的食物渡鸦不爱吃   C.自我保护能力强   D.不外出捕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模板设计中,属于特殊荷载的是( )

A.钢筋重量
B.风荷载
C.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D.新浇混凝土重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虚脱病人用神阙灸宜()

A.隔盐灸

B.隔姜灸

C.隔蒜灸

D.温针灸

E.天灸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