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我国人口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专题的研究活动。下面

题型:综合

问题: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我国人口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专题的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我国近两 千年来人口总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的数据。据此回答问 题:(11分)

材料一   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量变化表

年份人口(万)年份人口(万)
26 500111012 000
254 00012757 000
1807 000135010 000
2202 50013708 000
5105 200157015 000
6086 00016458 000
6203 500185244 000
7509 000191142 000
7607 000194955 000
9806 0002005133 783
 

材料二 我国近两千年来北方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表

年份2140742110214911820193319902000
百分数/%815960414033384343
(1)新中国以前,我国人口总量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气候冷暖变化

C.社会经济

D.瘟疫流行 E.人口政策(3)近两千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发生了__________次明显的突变减少过程。公元760年前后,我国人口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向南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历史性转移。

(4)公元760年以前,我国近六成多的人口集中在北方地区。试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题型:综合

白陶土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

A.Ⅰ

B.Ⅱ

C.Ⅹ

D.Ⅻ

E.Ⅲ

题型:综合

牙骨膜组纤维()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C.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题型:综合

腐熟堆肥法

题型:综合

已知甲地位于160°E和40°N的交点上,乙地位于160°W和10°S的交点上,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题型:综合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有( )。
①房产净值 ②租金收入 ③房产市价 ④房产余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