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

B.徐公不若君美也

C.吾妻美我者

D.暮寝而思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农民,26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cm,右缘过中线2cm。化验:Hb90g/L,WBC262×109/L,PLT46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骨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下列何种治疗有利于Ph阳性率降低或部分转阴()

A.羟基脲

B.白消安(马利兰)

C.脾切除

D.联合化学治疗

E.干扰素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者,男性,61岁。家人代叙,因生气而出现胸闷,乏力,眩晕,即之突昏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四肢抽搐,移时苏醒如常人。有类似发病史2年,未进行系统诊治。现痰多胸闷,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选方宜()

A.顺气导痰汤

B.生铁落饮

C.四君子汤合涤痰汤

D.定痫丸

E.黄连温胆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腮腺手术中寻找面神经颊支的标志是

A.腮腺上缘

B.腮腺上前缘

C.腮腺前缘

D.耳屏前

E.腮腺导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埋地油罐的设计和建造,应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因此不能安装在车道下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N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N2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小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速率,又提高了NH3的产率

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用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了,而逆反应速率减小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