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3x+1和2x+4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

题型:填空题

问题:

已知3x+1和2x+4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题型:填空题

2007年我国中央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九五”、“十五”期间,钢铁行业利润丰厚,因此我国的钢铁业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我国钢铁业的这种发展状况

A.是市场调节局限性的体现

B.说明我国钢铁业发展势头良好

C.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D.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配置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注】①廷评,即廷尉平,又称廷平。苏序:苏轼之祖父,苏洵之父,一生都未踏入仕途。苏轼在“行状”中称其为“苏廷评”,估计是父因子贵。行状:古文体名,苏廷评事略,就是讲关于苏廷评这个人的一些轶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

B.会皇考病没:通“殁”,去世

C.蜀贼破矣行:将要

D.所以劝导成就者所以:……的原因小题2: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题型:填空题

将配送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和即时配送五种类型的分类标准是( )。

A.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
B.按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分
C.按配送组织者不同分
D.按客户的不同分

题型:填空题

在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后,电信通信网络之间的有效互联有助于( )。

A.增强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势力

B.运营商收入的增加

C.市场竞争的形成

D.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

E.扶持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发展壮大

题型:填空题

监理单位出现失职行为,按照监理合同规定,委托人可()。

A.发出中止合同通知,令监理合同即行终止

B.发出未履行义务通知后在第21天单方终止合同

C.发出未履行义务通知后21天内未能得到满意答复,进一步发出终止合同通知,在该终止合

同通知发出后的第35天,监理合同即行终止

D.首先发出未履行义务通知,21天内未能得到满意答复,在第一个通知发出35天后发出终止合同通知,监理合同即行终止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