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

题型:改错题

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了字。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的又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这一天,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深深悼念着人类史上的不幸。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材料一中所述的“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指什么?该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签订的?(4分)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具体指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中“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南京居民和中国士兵被日军屠杀了多少人?(4分)

(4)依据材料四,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5分)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胜利
题型:改错题

概括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华生

题型:改错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题型:改错题

通常国家干预经济要实现的目标有______。

A.降低失业率

B.增加企业盈利水平

C.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D.保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题型:改错题

临床处方中,常用量为0.3~1g的是()

A.质地较重的药材

B.质地较轻的药材

C.一般药材

D.有毒药材

E.贵重药材

题型:改错题

有线电视系统中用户接收的最大特点是()。

A.接收电平比开路高

B.接收电平均匀、标准

C.接收特别灵活

D.接收距离不受限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