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乙】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初晴。  ②陛:台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河伯始其面目(         )

(2)而伯夷之义者(         )

(3)雪三日而不霁(         )

(4)公狐白之裘(         )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水至 景公之

B.望洋若而叹曰 为身死而不受

C.晏子能明其所欲 是故所有甚于生者

D.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与饥寒者

3.翻译下面句子。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入见,立有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甲、乙两文,简要说说河伯与景公的性格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使用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9.11,美国开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 * * 。有些观察家认为,从地形因素考虑,打击阿富汗塔利班 * * 将会困难重重。请结合亚洲(或亚欧)地形特点,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哪两类()

A.继发性头痛

B.典型偏头痛

C.丛集性头痛

D.特发性头痛

E.紧张性头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何计算完成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03年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

A、一周年

B、二周年

C、三周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限制性图谱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