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阻之(或者)   

C.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往相同质量的10%稀盐酸中加入下列金属,反应最剧烈的是(  )

A.Cu

B.Zn

C.Fe

D.Mg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①古诗词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 它们的来去与物候有关,而且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看下面诗句,写出你的探究。(2分)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探究结果:“燕”大多与         有关,“雁”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         情感。  ②某同学搜集到了郭沫若的《玉兰和红杏》,阅读这首诗,联系物候知识,说说你的发现。(2分)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开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你的发现是:                                                               

③“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根据下面图片内容的提示,说说“惊蛰”的含义。(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施工过程的质量评价控制图法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控制图和部分控制图两大类

B.宏观控制图和微观控制图两大类

C.整体控制图和局部控制图两大类

D.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两大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从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年~1795年)是清王朝的兴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简析“康乾盛世”是怎样形成的?试从这一时期西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趋势说明这一盛世景象背后所潜伏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漏斗的形式有()。

A.料仓式漏斗

B.矩形漏斗

C.方形漏斗

D.圆形漏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