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6)2=-6 B.(-3)2=9 C.16=±4 D.-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6)2
=-6
B.(-
3
)2=9
C.
16
=±4
D.-
9
25
=-
3
5
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
题型:选择题

对象是由对象名、 (45) (46) 组成的。

(45)处填()。

A.关系

B.属性

C.引用

D.类

题型:选择题

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评级时,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

A.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B.借款人的信誉

C.所占用的现金流量

D.资产的流动性

题型:选择题

下列项目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题型:选择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课文导语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手法,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陋室铭》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了解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单元导语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后练习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1.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2.请为本篇课文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3.请为学生设计一份课堂检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A.

{$mediaurl}
B.


C.


D.


E.

A.[*]
B.[*]
C.[*]
D.[*]
E.[*]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