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呼吸运动常见于A.损伤性血胸B.开放性气胸C.多根多处肋骨骨折D.闭合性气胸E.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反常呼吸运动常见于

A.损伤性血胸
B.开放性气胸
C.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D.闭合性气胸
E.张力性气胸

考点:护士护理考试护师专业知识胸部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了确认虚构的已离职员工,应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是:()

A.平行模拟工薪总额的计算。

B.工薪扣减的例外测试。

C.重新计算净工资。

D.标记和跟踪检查工薪标准的变动。

题型:单项选择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二: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 * * 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4分)并分析共同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初级产品的市场类型较相似于完全竞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矿井的“五大”灾害是:矿井火灾、水灾、瓦斯事故、运输事故和顶板事故。

题型:单项选择题

LKJ-2000监控装置显示界面的状态或提示栏区呈条状,位于屏幕下侧指示()下的帮助或提示信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