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铁窗生锈 C.牛奶变酸 D.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铁窗生锈

C.牛奶变酸

D.滴水成冰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题型:选择题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种“潮流”是指:[ ]

A、民族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民主与科学

D、社会主义革命

题型:选择题

不等式9-3x≥0的非负整数解有(  )个.

A.2

B.3

C.4

D.无数

题型:选择题

我国轻纺工业已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其出口额已占工业产品出口总额的( )。

A.30%

B.40%

C.50%

D.60%

题型:选择题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是()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题型:选择题

(三)
1999年5月8日,A省B市的C村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疑为失踪的甲某,遂将与甲某有仇的同村村民乙某作为重大嫌疑人刑事拘留。期间,乙某曾作过9次有罪供述。2002年10月,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乙某犯故意杀人罪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公诉。2002年12月,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乙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3年2月,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核作出裁定,核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上述判决。羁押期间,乙某先后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20年。当初在法院庭审时,乙某及其辩护律师都曾否认杀人一事,但法院未予采信。2010年4月30日,被认为已遭“杀害”的甲某11年后又回到C村。2010年5月,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启动再审程序,认定乙某故意杀人案系明显错案,并决定撤销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宣告乙某无罪。乙某被释放后,其家人提出了国家赔偿申请。

乙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未被执行死刑而是减为无期徒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他在狱中有重大立功表现

B.他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

C.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

D.他在执行死刑前有揭发重大犯罪事实的表现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