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事件发生的背景是A.春秋初期 B.战国末期 C.盘庚迁都时 D.武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春秋初期

B.战国末期

C.盘庚迁都时

D.武王伐纣时

考点:教师招聘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大学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通过依次替换,逐个考察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这种成本分析方法是______。

A) 因素分析法
B) 指标对比分析法
C) 差额计算法
D) 结构对比分析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调节的特点有()。

A.间接性

B.直接性

C.自愿性

D.强制性

E.挤出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八亿年,其内部逐渐变热使局部熔融并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同时,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可达2000℃),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依熔点的轻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地球内部最主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所以说,我们的地球是原始地球再生的,这个再生过程大约发生在40亿年前(或说37亿年前到45亿年前之间),即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古老岩石的形成时期以前。

氢和氧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洋。

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线辐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化。

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地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至今依然如此

B.地球形成的历史不超过50亿年

C.生命产生于大气成分之间的反应

D.氢和氧结合成的水最终大部分汇集成了海洋

题型:单项选择题

稽查档案的装订采取的装订方式是()

A、两孔一线

B、三孔一线

C、四孔一线

D、五孔一线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七]患者,女性,27岁。因肺炎静滴新型青霉素Ⅰ,1天后出现关节痛、皮疹、尿量减少。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3~6个/HP,红细胞5~8个/HP。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4.7×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28,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120×109/L。

如果做肾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A.肾小球轻度增生,部分肾小球有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萎缩

B.肾小管受损

C.新月体形成

D.肾间质细胞浸润 E.肾间质水肿 F.肾血管坏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