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种诊治决策对病人利害共存时。要求临床医师保证最大善果和最小恶果的医学伦理学原则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当某种诊治决策对病人利害共存时。要求临床医师保证最大善果和最小恶果的医学伦理学原则是()

A.患者自主

B.有利患者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严谨审慎

E.双方协商解决

考点:心血管内科基础知识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发生神昏谵妄,卒然发黄等称为

A.寒战发热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症
B.冬春
C.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
D.春夏
E.夏秋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的技术特点不包括()。

A.每秒重复发射超声波脉冲次数增多

B.取样线上可有2个以上取样容积

C.无频移信号混叠

D.提高检测高速血流能力

E.不间断发射超声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面是一则新闻稿,编发时编辑要求用对联的形式为这条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请依据内容完成编写。

1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山东汉子田世国和徐本禹榜上有名。

 田世国是枣庄人,2004年9月,为了挽救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38岁的他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偷偷捐肾救母,母亲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救自己的“大恩人”竟然就是自己的儿子。本报对此事一直进行跟踪报道,在读者中曾引起强烈反响。

  对于此次获评“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田世国连说“想不到”。他说:“别人当选都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而我只是为母亲、为家庭做了贡献,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予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真想不到大家能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22岁的徐本禹来自聊城。200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公费读研机会,来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他的义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扬,并带动了众多志愿者。他此次的获奖评语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他离开了;在贫穷的小山村里,他到来了。在过去的一年,他让我们泪流满面。”而徐本禹则认为,自己只是很幸运。他寄语当代的大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有很多孩子想学习却没有机会,人一定要学会感激。 (本报记者)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本集合计划资产,可向委托人保证最低收益。( )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换流站土建分部工程有关的归档文件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

A.建筑给水、排水

B.建筑电气

C.通风与空调

D.电梯工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