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y2-7y+12=(y+p)(y+q),则p,q的值分别为() A.3,4或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已知y2-7y+12=(y+p)(y+q),则p,q的值分别为(   )

A.3,4或4,3

B.-3,-4或-4,-3

C.3,-4或-4,3

D.-2,-6或-6,-2

考点:整式的定义整式的加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
题型:选择题

检验检疫机构对实行分类管理企业出口的货物,一类企业抽查批次不大于申请报检总批次的 ( ),二类企业抽查批次不大于申请报检总批准的50%,三类企业实行批批检验。

A.10%

B.20%

C.30%

D.40%

题型:选择题

(13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 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7分)

题型:选择题

前房角依次可见的结构有()

A.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

B.Schwalbe线、Schlemm管、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

C.Schwalbe线、睫状体带、小梁网、巩膜突

D.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Schlemm管、睫状体带

E.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

题型:选择题

根据细胞化学染色原理无需新鲜涂片也可以的是()

A.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B.苏丹黑(SBB.染色

C.糖原(PAS)染色

D.铁染色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题型:选择题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的脂蛋白是()

A.VLDL

B.HDL

C.IDL

D.CM

E.LDL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