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排斥反应,哪个是以组织病理学可见弥漫性向心性动脉内膜增厚为特征的() A.超急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下列排斥反应,哪个是以组织病理学可见弥漫性向心性动脉内膜增厚为特征的()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加速性排斥反应

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以上均不是

考点: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器官移植器官移植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    )=13    5+(    ) =14    (    )-6=104+(   )=12
9+(    )=18   (    )-10=815 -  (    )=8 15 - (    )=9
6+(    )=12      13 - (    )=7 (    )+7=15     (    )+9=11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是它的大小与系统的总质量的多少无关的状态参量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甲]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为“不好”,改为“过”。旋又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

         [乙]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吴中士人家藏其 (               )

(2)又改为“满” (              )

(3)凡如是十许字,定为“绿”。 (             )

(4)遂并而归 (              )

2、翻译下列语句。

(1)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简答。

(1)“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否定“到”、“过”、“入”、“满”,而定为“绿”的原因是什么?

                                                                                                                                                             

                                                                                                                                                             

(2)韩愈认为“推”“敲”二字,“作敲字佳矣”的理由是什么?

                                                                                                                                                             

                                                                                                                                                             

4、我国古代的诗人十分注重炼字,请从你所了解的古诗词中举出一例([甲][乙]两文中所举的例子除外),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include<stdio.h> main() { struc tdate {int year,month,day; )today; printf("%d\n",sizeof(struct date)); }

A.8

B.6

C.10

D.12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说明】

某高校欲开发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每门课程都由3到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测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2.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由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上传给成绩管理系统。

3.在记录学生成绩之前,系统需要验证这些成绩是否有效。首先,根据学生信息文件来确认该学生是否选修这门课程,若没有,那么这些成绩是无效的;如果他的确选修了这门课程,再根据课程信息文件和课程单元信息文件来验证平时成绩是否与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单元相对应,如果是,那么这些成绩是有效的,否则无效。

4.对于有效成绩,系统将其保存在课程成绩文件中。对于无效成绩,系统会单独将其保存在无效成绩文件中,并将详细情况提交给教务处。在教务处没有给出具体处理意见之前,系统不会处理这些成绩。

5.若一门课程的所有有效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都已经被系统记录,系统会发送课程完成通知给教务处,告知该门课程的成绩已经齐全。教务处根据需要,请求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用来提交考试委员会审查。

6.在生成成绩列表之前,系统会生成一份成绩报告给主讲教师,以便核对是否存在错误。主讲教师须将核对之后的成绩报告返还系统。

7.根据主讲教师核对后的成绩报告,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递交考试委员会进行审查。考试委员会在审查之后,上交一份成绩审查结果给系统。对于所有通过审查的成绩,系统将会生成最终的成绩单,并通知每个选课学生。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这个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如图1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和如图2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

图1

图2

【问题2】

使用说明中的同语,给出图2中的数据存储D1~D5的名称。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