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车以110千米/小时的速度由甲地驶往乙地,同时B,C两车分别以90千米/小时和7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A车以110千米/小时的速度由甲地驶往乙地,同时B,C两车分别以90千米/小时和70千米/小时的速度自乙地驶向甲地.途中A车与B车相遇1小时后才与C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距离为()千米。

A.3800

B.3600

C.2000

D.1800

E.A、B、C、D都不正确

考点:在职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MBA联考数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术前准备,直接影响诊疗效果的是

A.术前流质饮食

B.肠道清洁

C.术前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D.术前是否用镇静药

E.术前常规肛门指诊

题型:单项选择题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②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通入足量的稀盐酸

③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饱和溶液

④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克隆鲫鱼”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本段语言的准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是      ,其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题型:单项选择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是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其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那么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利己的考虑。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已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会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材料二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对美国人民的一次“炉边谈话”: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同,在美国,我们坚持对个人奋斗和和益动机的信念;但是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必须连续不断地寻求改良的实践以确保合理利润的持续,加之科学的进步、个人的积极性、小人物的机会、公平的价格、适当的工资和连续的就业。

材料三 凯恩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说:集权国家已经非常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中央对资源的动员和对个人的严格控制发展到了威胁个人自由的基础的程度,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我说的是,我们还根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危险现在是不存在的,因此,无需就此争论。问题是我们是否从19世纪的自由放任状态过渡到自由社会主义时代,我这里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就是我们能够为了共同目的而进行有组织的共同行为,促进社会正义和经济公平,并尊重和保护个人的选择、信仰、思想以及表达,企业和财产的自由。

材料四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1)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试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和影响。(6分)

(2)据材料二,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凯恩斯主义的特点。(4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9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