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在高热环境下持续工作12小时而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多汗等症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患者,男,35岁,因在高热环境下持续工作12小时而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多汗等症状,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到41℃,并出现颜面潮红、昏迷、休克此时最佳的降温措施应为

A.冰盐水灌肠

B.冰帽

C.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

D.冬眠合剂

E.物理降温十药物降温

考点:护士护理考试专业知识内科护理学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车辆()是车辆两端两个车钩均处在闭锁位置时,钩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A、换长

B、全长

C、车身

D、车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场起始于谣言的恐慌性抢购,在经历了短短不到两天时间,便回归于平静。供应充足平稳、热线有问必答、打击囤积哄抬……在江苏,这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碘盐抢购风波,给政府部门上了一堂48小时的社会管理课。  

抢购:一天卖掉了半个月的销售量 

16日起,不少人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得知了碘盐走俏的消息,一场碘盐抢购的风波由此开始席卷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大量居民纷纷涌入当地各大小超市,成批量购买食用碘盐。个别消费者的不理性采购,导致16、17日局部地区的销量超过了正常销量的数十倍。  

应对:保供应、抓科普、打囤积  

盐业部门首当其冲。在接到各地碘盐断货的消息之后,江苏省盐业管理局还是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首先是抓紧生产,要求省内三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24小时连续生产来补充库存;二是抓紧调运,联系了湖北等四个省的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驰援浙江。  

同步行动的还有江苏的卫生部门。16日当晚,卫生厅就通过媒体发布了“食用碘盐无助预防辐射”的消息,这则通俗易懂的卫生科普告示,劝停了不少年轻人抢购碘盐的脚步。与此同时,江苏科普宣传热线也迅速开通。  

此外,针对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江苏省物价、工商部门除了承诺食盐价格不上涨之外,还派出专人专门加强了对超市、农贸市场,包括小型商店的巡查力度。

(1) 结合材料说明江苏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碘盐抢购风波的措施体现了政府的哪些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谈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

A.双下肢水肿

B.食欲减退

C.肝大

D.呼吸困难

E.无尿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拉结钢筋的埋入长度从流槎处算起,不应小于()mm,末端应有90度弯钩。

A.500

B.700

C.800

D.1000

题型:单项选择题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两者乘积为1
B.两者乘积为100
C.两者之和为1
D.两者之和为100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