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因素是()。 A.磨光面外形 B.咬合关系 C.基托厚度 D.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题:

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因素是()。

A.磨光面外形

B.咬合关系

C.基托厚度

D.人工牙排列

E.平面

考点: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2003年至2007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指标情况表

单位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企业总数2227621776229042309622276
设有科技机构企业的比重%3228.426.225.324.9
科技人员万人156.4138.7136.8136.7141.1
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4.64.784.8854.5
科技经费亿元665.4922.811046.651213.031588.61
科技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1.351.651.671.731.65

全国设有科技机构的企业的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一只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一只青蛙8天可吃608只害虫,一只啄木鸟和一只青蛙每天共吃多少只害虫?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痛证或痰饮的常见脉象是()。

A.代脉

B.涩脉

C.细脉

D.弦脉

E.迟脉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15分)

(秦)王问于 * * 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 * * 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 * * 老矣,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 * * 谋,李信果辱秦军。 * * 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 * * 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 * * 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 * * 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 * * 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还(奔:逃跑)

B.故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于我(委:托付)

D.王翦坚不与战(壁:墙)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3分)

①入两壁,杀七都尉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带领二十万秦军最初也取得节节胜利,但战事深入后走向失败,秦王意识到原先的错误,向王翦认错,重新取用了王翦。

B.王翦尽管有情绪,但当国家需要时,他义无反顾带领军队攻打楚军,这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C.此次秦楚之战规模大,秦王让王翦率领了将近一半的秦兵来攻打楚国,而为了迎战,楚国更是出动了所有全国的兵力。

D.王翦实事求是,重视敌人,做事谨慎,讲究策略,运用闭门不出,等楚军松懈后再主动出击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把两个数值变量间的依存关系表示出来宜用()

A.直方图

B.圆图

C.直条图

D.百分条图

E.散点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