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考点:普通高考语文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_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每当人们在月夜仰望玉盘样的月亮,心里联想到的是桂花树、玉兔等美好的神话传说。其实,真实月球是个极为荒芜的世界,其周围无大气,因此月球上温差很大,在太阳的照射下,满月时玉盘中央的温度最高温度近130℃,而此时月球的背面,最低温度在零下180℃。与火星相比,月球的热环境更为恶劣。为了保证嫦娥一号卫星在月球轨道安全运行,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人员精心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实施,完成了整星热控制,呈现在卫星外表的金灿灿、银闪闪的美丽衣裳就是热控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是一套能调节卫星体温的“空调服”。
  在真空环境中,热量只能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的方式进行传递,被卫星吸收的来自太阳、月亮热能,和卫星内部各仪器工作产生的废热最终通过热辐射形式辐射到外空环境中。为了有效调节“嫦娥”的体温,设计人员对星外表的状态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使用了两种材料:第一种最为常见,卫星舱体外壁的大部分都被贴上了金灿灿的超级隔热材料——多层隔热组件。高温时有隔热效果;低温时,它保证卫星“体温”不至于急剧下降,算是卫星的“棉袄”了。第二种材料像小镜子,表面银光闪闪,学名为光学太阳反射镜(简称OSR),为卫星的散热面,它也被贴在卫星的“体表”,不过“占领”的面积要比多层隔热组件少些。这种材料能将90%的太阳辐射能量直接反射回太空,同时自身的热辐射能力又很强,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的的热量和卫星内部热量都会被一块块的OSR辐射出去,堪称卫星的“汗衫”。有保温的“棉袄”和散热的“汗衫”共同作用,最终使卫星形成一个合适的温度环境,为星上各设备正常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热环境。
  卫星热控系统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产品--热管,其导热性能是紫铜的200倍,换句话说假如有人拿着根长2~3米长的热管一端,将另一端放入100℃沸水中,也就几秒的功夫,手便会感觉出温度在飞速上升而不能把持。卫星上装热管,就是利用它将一个设备或者部位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外一个的设备上去。
  卫星哪个部位套上“棉袄”,哪个部位只穿“汗衫”,哪些设备需要热管导热,都是很讲究的。这些热控材料的布局与卫星的体内设备的位置密切相关。所有的设备不能被热着,也不能被冻着,如电池,在低温下其工作效能很受影响,其星内部分被“棉袄”包裹了起来,形成了单独的温度控制空间,而且,在电池的周围,还配上了加热器,以保证它必须的温度;而有的设备只能在低温状态下工作,如立体相机中的CCD,如果温度过高,燥点过多将影响成像。所以,设计人员用一根热管将CCD及周围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引导到舱外,辐射出去,保证了其工作温度的要求。
  卫星体内还布置了160个测温点,如同一根根感温神经细胞一样密切关注每台设备的温度,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加热器马上调节设备温度。卫星各个特殊部位采用的加热器共有80路,由卫星上计算机进行管理。
  正常状态下,“嫦娥一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交替经过月球的阳面、阴面。卫星飞行在月球的阳面时,在太阳的照射和月球红外热流共同影响下,卫星朝阳面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卫星的另一面温度又会很低。按照卫星任务安排,这样的情况交替在卫星的两个面上重复,热控设计人员巧妙地设计了3根U型热管贴在卫星舱外舱板上,将一侧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另一面,同时还利用“棉袄”的隔热,“小镜子”的散热,使整星的热控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嫦娥”虽然身临“酷热”“酷冷”天上宫阙,还是可以悠然自得的尽情“赏月”。
1、下列对“卫星的‘汗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贴在卫星的“体表”,自身热辐射能力很强的光学太阳反射镜。
B、是卫星的散热面,能将90%的太阳辐射能量直接反射回太空。
C、在它的作用下,最终使卫星形成一个合适的温度环境。
D、能把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的的热量和卫星内部热量都辐射出去。
2、以下对“‘嫦娥一号’卫星的热控系统”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真空环境中,“嫦娥一号”吸收的来自太阳、月亮热能,和其内部各仪器工作产生的废热量最终要通过热辐射形式辐射到外空环境中。
B、“嫦娥一号”的热控分系统主要由加热控制器、加热片、散热片、热管和隔热材料等组成,能够实现保温、加温、传递热量和散发热量。
C、“嫦娥一号”在多层隔热组件和光学太阳反射镜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合适的温度环境,为星上各设备正常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热环境。
D、在“嫦娥一号”卫星的表面覆盖了一些多层隔热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与火星相比,月球上的温差更大,环境更为恶劣。
B、用以调节卫星体温的“空调服”的设计,是“嫦娥一号”卫星热控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整星热控制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C、卫星体内设备的位置决定了其热控材料的布局,哪些部位需要哪些材料,都是很讲究的。
D、卫星体内每台设备的温度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通过卫星上计算机管理的加热器来进行调节。
4、根据原文,下列对文章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月球太阳光照面和阴影面温差超过300℃。
B、在“嫦娥一号”卫星的表面覆盖了一些多层隔热材料,可以起保温作用,如果温度太低,探测器上还有些电加热的办法提高温度,到了温度高的地方,有些热管、辐射器和散热片等把热引导并辐射散发出去。
C、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人员只要通过组织和合理调配卫星各部分之间热量的吸收、存储和传递,对内外热量进行控制,保证飞行各阶段星上仪器、设备的工作温度均在要求的范围内,“嫦娥”就可以尽情“赏月”。
D、卫星的红外热流环境复杂多变,这给热控和导航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6月。高热伴咳嗽2周。精神食欲较差。曾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及红霉素治疗无效。未接种卡介苗。检查:体温40.2℃,萎靡,呼吸58次/分,轻度三凹征,两肺未闻干湿性啰音。腹部稍胀,肝右肋下3cm,脾左肋下2cm。胸片可见广泛细小颗粒状影,分布均匀。血沉98mm/第一小时末,血常规WBC15.3×10/L,N63%,L37%,PPD试验(+)(8mm)。

首选治疗方案是()

A.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B.加用表面活性物质

C.抗菌药物加激素

D.抗结核药四药联用

E.抗结核药四药联用加激素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一阶段变形测量在施工期间,随基础上部压力的增加,沉陷速度较大,年沉陷值达 ( )。

A.20~50mm

B.20~70mm

C.30~60mm

D.30~70mm

题型:单项选择题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______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工程质量、变更处理,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仂、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

A.中心任务

B.基本方法

C.主要目的

D.主要内容

题型:单项选择题

注册执业人员人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A.责令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

B.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资格证书,五年内不予注册

C.照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终身不予注册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降低资质等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