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为整数且|A|>100。则打印“OK”,否则打印“Error”,表示这个条件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如果A为整数且|A|>100。则打印“OK”,否则打印“Error”,表示这个条件的单行格式 If语句是( )。

A.If Int(=AAndSqr(>100ThenPrintI"OK"ElsePrint"Error"

B.If Fix(=AAndAbs(>100ThenPrint"OK"ElsePrint"Error"

C.If int(=AAnd(A>=100,A<=100)ThenPrint"OK"ElsePrint"Error"

D.If Fix(=AAndA~=100AndA<=100Thenhim"OK"ElsePrint"Error"

考点:计算机等级考试VISUALBASIC二级VISUALBASIC笔试
题型:单项选择题

种用马铃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乳牙的建鸦,大约在哪个阶段()。

A.婴儿第5个月直到第24个月

B.婴儿第6个月直到第24个月

C.婴儿第6个月直到第30个月

D.婴儿第5个月直到第30个月

E.婴儿第7个月直到第24个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技术援助是指援助方向受援方提供的无偿技术资料、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同一个文件需要被切分成若干个小分组,且沿着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是()。

A.电路交换网

B.报文交换网

C.分组交换网

D.混合交换网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英雄记钞》,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______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且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这篇文章意在( )。

A.论证会意是解决“不求甚解”的主要途径
B.介绍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历史背景
C.说明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
D.阐释读书过程中“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