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子曰:“其怒乎!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

题型:默写题

问题:

默写。

(1)子曰:“其怒乎!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尓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4)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诗经·蒹葭》)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8)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9)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由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诗文背诵
题型:默写题

简述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

题型:默写题

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和耕作方式。 (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表

类    型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9.1%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不足1%
个体经济71.8%7.1%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6分)

题型:默写题
两个因数相乘得89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这时的积是(  )
A.89B.890C.8900D.89000
题型:默写题

下列不属于公认的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的是()

A.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新阶段问题

B.放弃治疗的伦理问题

C.卫生经济伦理学

D.女权主义伦理学

E.关于安乐死和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题型:默写题

为什么说土地不仅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而且又是一笔大的资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