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考点: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师招聘笔试2009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电梯恢复运行之前,必须确认:()

A.取消电源闭锁

B.摘下标识牌

C.摘除所有封线

D.测试安全回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的优势在于记录及时、准确可靠、提取信息方便快捷、能为各部门提供基础数据。

A.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POS)

B.电子数据交换(EDI)

C.电子定货(EOS)

D.网络加值(VAN)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0岁,博士学位,退休工程师。案例介绍:求助者是某一领域的知名技术专家,退休了还每天去单位上班。半年多以前检查出癌症,随即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家人要求求助者不要再上班了。求助者觉得自己非常不幸,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完,很着急。两个多月前,求助者身体不适,担心癌症复发,害怕再次手术。在家看书也看不进去;以前很容易完成的事,现在要拖很长时间。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行了,不想见过去的同事,不也愿意见亲戚朋友。内心很痛苦,情绪也较低落。近来没有胃口,失眠。多次到医院检查,未发现癌症转移。在家人陪伴下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妻子反映求助者过去追求完美,生病后像变了一个人,认死理,较真,经常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担心。

在本案例资料整理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验证的方法包括()。

A.进行补充提问

B.不同咨询流派之间验证

C.使用心理测验

D.资料不同来源之间验证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项目建设期1年,生产期6年,长期借款3000万元,建设期年初借款,借款年利率10%,在生产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每年还本额为( )万元。

A.550

B.630

C.600

D.66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文章《九十九分的苦恼》,然后回答问题。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2.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________(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________(走 冲 迈)进门来了。

3.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妈妈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5.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