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恽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答柳恽   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

1.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侵”和“催”的妙处。

考点:古诗词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的方式来培训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A.提高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

B.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

C.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

D.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Before the important test, I felt _____.[ ]

A. stress    

B. street    

C. stressed out    

D. happy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快的原因是      

A.含有更多的养料

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形成牙髓的结构是()

A.成釉器

B.牙 * *

C.牙囊

D.牙板

E.前庭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材料一: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自己寻找粮食)。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后嗣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卷8

材料三:

材料四:扬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曾有“小小上海赛扬州”之说,直至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后,扬州逐步沦为地区性城市。

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