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 400 kg/m3,密度为1 600kg/m3,其孔隙率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某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 400 kg/m3,密度为1 600kg/m3,其孔隙率为( )。

A.12.5%

B.87.5%

C.11.5%

D.14.28%

考点: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39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土地和农民问题是政治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材料三(关于青苗法,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四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司马光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3分)

(4)据材料四,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2分)

(5)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你对司马光的观点有何看法?(5分)

材料五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

(6)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4分)

材料六 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

(7)材料五、材料六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往往都涉及土地和农民问题的原因的认识。(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还没咽下去,饿得厉害!

A.荷兰割占台湾赤嵌楼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有()。

A.个体差异原理

B.工作差异原理

C.人岗匹配原理

D.客观性原理

E.综合性原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道试题有2~6个提问,每个提问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

患者,女,52岁,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史15年,近日出现心悸,胸闷,行PDE检查显示重度二尖瓣反流。

该患者心脏杂音的特点是

A.柔和

B.2/6级以下

C.舒张期

D.吹风样

E.可有Austin-Flint杂音

题型:单项选择题

肝脏产生人体体热占()

A.10%

B.20%

C.30%

D.40%

E.50%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