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光

题型:问答题

问题: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实验中选用______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理由:______.

序号直径焦距
5cm30cm
4cm10cm
(2)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中心,接下来的操作是: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

(3)实验中出现如图情景时,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 的实像.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是______.

(4)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选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当蜡烛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6)当蜡烛离凸透镜5cm时,光屏上看不到像,但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______的虚像,______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7)当蜡烛越烧越短时,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会逐步向______(上/下/左/右)部移动.

考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题型:问答题

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与家蚕相比,不需经过的阶段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题型:问答题

男性,68岁。吸烟指数=500,X线胸片显示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粗,横膈降低,肋间隙增宽,肺功能检查FEV/FVC=52%,FEV/preFEV=60%,以上检查结果最常见于()

A.肺间质纤维化

B.双侧自发性气胸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E.支气管扩张

题型:问答题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题型:问答题

男性,35岁,胃溃疡史5年,3个月来上腹无规律疼痛,进食后显著,钡透:胃黏膜增粗,紊乱,胃窦见1.0cm×1.5cm龛影。

诊断怀疑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胃肠炎

题型:问答题

在table1数据表中增加“No_id”字段,数据类型为ehar(12),不可空,并将其设定为UNIQUE约束,写出其命令语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