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6欧,R2=12欧, 电源电压为12伏。 (1)当

题型:计算题

问题:

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6欧,R2=12欧, 电源电压为12伏。

(1)当K2断开,K1、K3闭合时,通过R1、R2的电流各为多大?

(2)当K2闭合, K1、K3断开时, 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大?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题型:计算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攀登我的南山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望远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心中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节选自《散文》2004年第1期)

1.从全文看,标题“攀登我的南山”中的“南山”指什么?请简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运用了孔子等六个材料,请根据文章的思路,说说李白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例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从人们在人群里生活和追求写起,结尾写攀登南山,接近天空,首尾呼应,思路洒脱。

B.“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至少包括那些视野狭窄、目的卑下、境界低俗的思想。

C.本文虽立意高远,气势恢弘,但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出世的伤感情绪。

D.“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与前面孔子等哲人的叩问时空的精神追求,形成崇高与卑琐的强烈对比。

E.文章用象征的手法谈今论古,全文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准确朴素,抒情色彩极其强烈。

题型:计算题

反映医患之间权利关系的正确观点是:强调维护()

A.医生的权利

B.医院院长的权利

C.护士的权利

D.患者的权利

E.家属的权利

题型:计算题

某女,30岁,发现外阴部肿物5天,自觉外阴坠胀感。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后部有一约6cm×6cm×5cm大小的囊性肿物,无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外阴脂肪瘤

B.急性前庭大腺炎

C.前庭大腺囊肿

D.前庭大腺癌

E.外阴疖肿

题型:计算题

酌定量刑情节包括()

A.犯罪手段

B.犯罪对象

C.犯罪动机

D.危害结果

E.前科

题型:计算题

女,52岁,自觉腹胀月余来院。检查:颈部和肩部可见蜘蛛痣,两手大、小鱼际有红斑,腹部.触诊柔软,移动性浊音阳性,既往有乙肝病史。

治疗后移动性浊音消失。1年后复查,腹部出现液波震颤,提示腹腔积液

A.增多

B.减少

C.消失

D.不变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