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山东菏泽学业)在克隆羊的过程中,某只白细毛公羊提供了细胞核,某只黑粗毛

题型:选择题

问题:

(2009山东菏泽学业)在克隆羊的过程中,某只白细毛公羊提供了细胞核,某只黑粗毛母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某只白粗毛母羊进行代孕,那么克隆出的羊是

A.白细毛羊

B.白粗毛羊

C.黑粗毛羊

D.黑粗毛与白细毛相间羊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题型:选择题

患者:男性,20岁,因隐睾就诊,出生时正常,智力正常,初中毕业,因身材矮小(身高1.25m),常有自卑感,不和群。查:营养一般,皮肤细腻,无胡须,肝脾未及;血压:100/70mmHg,心率:78次/分钟。

若GH测不出,经兴奋实验GH<5μg/L,则该患者骨骼X片可见()。

A.骨骺过早愈合

B.骨龄大于实际年龄

C.长骨短小,短骨增宽

D.骨龄小于实际年龄

E.骨质疏松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颤证,气血亏虚型的症状有

A.眩晕心悸

B.气短懒言

C.头摇肢颤

D.神疲纳呆

E.舌体胖大,脉沉细弱

题型:选择题

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发热

B.牙关紧闭

C.全身痉挛

D.角弓反张

E.呼吸衰竭

题型: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单位是(  )

A.质量、米、秒

B.牛顿、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米、米/秒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