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1)他不用蜡

题型:问答题

问题:

小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1)他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实验前小宁忘记调整发光体、透镜、光屏三者的高度.如图所示,实验时光屏上也能接收到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光屏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______(填“向上”或“向下”)调节.

(3)调整高度后进行试验,他发现当发光体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光屏应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越来越______(填“大”或“小”).当发光体在______位置时(写出一点即可),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发光体的像.

(4)小宁又利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
11557.5
2817.5
31029.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考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题型:问答题

在TCP/IP参考模型中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的是______。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层

D.主机-网络层

题型:问答题

某厂一车间有一面积为6.6mx6.6m,高3.6m的房间,装有8支YGI-1型荧光灯(每支灯管的功率为40W,光通量为22001m),照明器均匀布置,悬挂高度为2.5m,工作面高度为0.8m,利用系数:K1=0.5,K减光系数取0.7。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题型:问答题

2000年已建成的年产10万吨的某钢厂,其投资额为4000万元。2004年拟建生产50万吨的钢厂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00~2004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4%,预计建设期 2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减5%,该拟建钢厂的静态投资额为( )万元。 (生产能力指数 n=0.8)

A.16958

B.16815

C.14496

D.15304

题型:问答题

失业保险

题型:问答题

下图为2011年以来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B、欧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C、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减少

D、各国对二氧化碳减排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