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认定,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

题型:综合题

问题:

对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认定,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 * * 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我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两份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国大使东乡茂德承认,在南京沦陷之前,日军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另一件是1938年1月25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在中国上海、杭州、苏州的暴行给国务院的专题报告。

材料五  (中新网东京2008年10月31日电)由于航空自卫队最高长官田母神俊雄日前发表了一篇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论文,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于三十一日晚决定罢免其航空幕僚长(相当于空军司令)一职。

(1)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有何认识?

(2)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却有不同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3)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下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你从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4)围绕材料一、五,并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 * * 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5)材料四对于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有何价值?

考点:全民族的抗战九·一八事变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
题型:综合题

骨盆骨折最易损伤的 * * 部位是()

A.阴茎悬垂部

B.球部 * *

C.膜部 * *

D.前列腺部 * *

E.膀胱颈部

题型:综合题

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定和()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A.实施

B.修订

C.修改

D.完善

题型:综合题

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

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

D.神经过程紊乱

题型:综合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题型:综合题

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有些病毒基因能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C.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分裂周期更长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