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

题型:选择题

问题: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

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考点:挺进大别山《双十协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解放战争
题型:选择题

氟牙症指数为0.8时的公共卫生含义是()。

A.阴性

B.边缘性

C.轻度

D.中度

E.重度

题型:选择题

下列式子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eCO2+fH2O中,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的是(  )

A.2e=a

B.5a=2f

C.a+2b=2e+f

D.b=e

题型: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8题。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两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在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的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20世纪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轨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籍无数,迁徙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而且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为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等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是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的。他说倘若“因为古物有限,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3月)

以下不属于胡适的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

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

B.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

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

D.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题型: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共修建各类水库8.6万座,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达()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

A.3000

B.4000

C.5000

D.6000

题型:选择题

某男性,40岁,寒战、弛张型高热半个月,伴有肝区痛,肝左叶肿大,压痛明显,病人有明显的黄疸,白细胞18×109/L,AFP阴性。超声波检查:左肝区4cm液性暗区,腹腔内有少量的腹腔积液。胆囊内有1.0cm×2.0cm结石,胆囊大,壁厚。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肝脓肿

B.阿米巴性肝脓肿

C.肝癌液化坏死

D.肝血管瘤

E.肝囊肿继发感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