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__

题型:综合

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混合农业
题型:综合

伤寒、副伤寒经常性综合性预防措施应有()。

A.加强饮水、污水管理,做好粪便和污物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与灭蝇工作

B.灭鼠

C.勿须管理

D.灭蚤

E.灭蚊

题型:综合

患者女,45岁,因“颜面部、上肢肿胀1年,伴有胸闷、头晕、气促等”来诊。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胸部X线片:上纵隔增宽,边缘清楚,向右边浸润。

为明确诊断,最应该申请的检查是()

A.食管钡剂造影

B.超声多普勒

C.CTA

D.DSA

E.活检

题型:综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人造太阳

何 平

①前不久,一条新闻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人造太阳”调试成功,年内即可试发电。

②“人造太阳”?难道真要在地球上造一个太阳?当然不是!“人造太阳”是指科学家利用太阳核反应原理,为人类制造一种能提供能源的机器——人工可控核聚变装置,科学家称它为“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

③太阳的光和热,来源于氢的两个同胞兄弟——氘和氚(物理学叫氢的同位素)在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人造太阳”就是模仿这一过程。

④氢弹是人们最早制造出的“人造太阳”。但氢弹的聚变过程是不可控的,它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切。而“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却能够稳定控制核聚变,使聚变产生的能量缓缓输出,转化为人们可持续使用的电能。

⑤核聚变反应,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强达到3000多亿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太阳的聚变反应非常容易。但在地球上可不容易,因为用任何一种材料制作的容器都无法耐受这样的高温高压。

⑥怎么办?科学家们想到了用磁场做容器。从氢弹爆炸至今,科学界用了60年的努力,目前已成功地在磁场容器中将温度提高到4亿至5亿摄氏度,然后投入氘氚产生聚变反应。但由于很难把这种高温长时间维持下去,所以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上百个实验装置的聚变放电时间都很短!少则几秒,长的也不过数百秒。我国从1965年研究“人造太阳”开始,如今已能使放电时间持续千秒以上。

⑦所以,科学家说,建设核聚变电站投入民用,至少要再等上50年时间。但等待是值得的!现在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至多可用200年时间,其中石油不足50年。即使目前核裂变电站使用的铀燃料,全世界也只能再开采60年。用这些材料做能源还有个致命弱点——环境污染!

⑧相反,氘和氚却是清洁能源,如空气中平时就有氘和氚。所以不用担心聚变反应会产生废气、废渣和放射性污染等问题。有人担心电站爆炸,但科学家说,聚变在磁场中进行,维持温度已很不易,只要稍微马虎,温度就会降下来,聚变就停止了,因此爆炸的可能性是零。

⑨氘和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世界海洋中大概蕴藏了40万亿吨氘。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这比太阳的寿命还要长了。

小题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3分)

小题2:选文第③段的目的在于说明什么?(2分)

小题3:第⑥自然段与第⑦自然段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小题4:氘和氚是清洁的能源,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在自然界中,你认为还能开发哪些目前还未利用的清洁的能源?简要说说能开发的理由。(4分)

题型:综合

初产妇,32岁。宫口开全后2小时行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助产,娩出一体重为4000g男婴。15分钟后胎盘娩出,遂缝合侧切口。

对该产妇正确的处理是()

A.留置产房由家属陪护24小时

B.留置产房观察2小时

C.留置产房观察1小时

D.留置产房观察4小时

E.立刻送回病房由家属监护

题型:综合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泥石流

B.山体滑坡

C.水土流失

D.火山喷发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