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考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题型:选择题

砂地基用容积不小于200cm3时,宜采用( )取样。

A.环刀法
B.灌砂法
C.蜡封法
D.灌水法

题型:选择题

经济资源一般是可以有多种用途的,但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后,就不可能用来生产其他产品,这就意味着,一定数量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就必须放弃别种产品的生产。

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例如,土地可以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种稻谷,也可种棉花、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假如有一亩土地,用来种粮食,可产稻谷500公斤,价值800元;如果用来种棉花,投入同样多的资本与劳动可产棉花100公斤,价值700元,则这一亩土地用来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是100公斤棉花或700元。

同样,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就是500公斤稻谷或800元。机会成本还可表述为,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例如某学生大学毕业后,面临多种选择,可以去银行工作,年薪20000元;去某公司工作,年薪28000元;或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收入为零。

那么,如果去公司工作,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到银行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20000元。如果继续读研究生,三年研究生学习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去公司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84000元。

由此可见,所谓机会成本,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他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最优化决策。当然,运用机会成本概念时,要适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本身要有多种用途;第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且不受限制;第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机会成本便毫无意义。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表现为两者()

A.要求相同

B.指导思想相同

C.规范内容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

题型:选择题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不同点不包括( )。

A.编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B.编制原则不同
C.编制的依据不同
D.负责编制的责任主体和深度要求不同

题型:选择题

集团母公司所在地分行及其他分行与该集团母公司均无授信业务时,主办行应指定为()。

A.若集团母公司所在地分行与该集团下属成员企业拟发生授信业务,主办行指定为集团母公司所在地分行

B.若集团母公司所在地分行与该集团下属成员企业均不发生授信业务,由总行公司部依据授信规模大小、介入时间早晚、地理位置远近以及客户意愿等因素,在其他分行中指定主办行

C.以上全对

D.以上全不对

题型:选择题

没有腹肢的甲壳动物都是比较低等的种类,它们包括有()等纲。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