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填空(5分) 小题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问题:

名著填空(5分)

小题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2分)

作品:________                    人物:________

小题2: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

他是:             作品:                作者:             

考点:诗文背诵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骨盆倾斜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

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男,请根据其正常骨盆影像图像,判断其最可能的年龄()

A.1岁左右

B.4岁左右

C.7岁左右

D.10岁左右

E.13岁左右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男性,25岁,发热、乏力伴间断鼻出血3周,查皮肤黏膜有出血点,胸骨下段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8×10/L,血小板22×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十早幼粒细胞占85%,以病理性早幼粒细胞为主,胞质中大小不等颗粒,可见Auer小体,POX强阳性。

该患者应首选下述何种治疗方案较合适()

A.VDCP

B.CHOP

C.ATRA

D.羟基脲

E.干扰素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中国政府在哪一年向关贸总协定提交了《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

A、1985年2月

B、1986年2月

C、1987年2月

D、1988年2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