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堆水泥运走了59,还剩49吨,所以9吨运走19后还剩889吨.______.

题型:解答题

问题:

有一堆水泥运走了
5
9
,还剩
4
9
吨,所以9吨运走
1
9
后还剩8
8
9
吨.______.
考点:分数的认识及意义
题型:解答题

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1∶1

C.7∶6

D.6∶7

题型:解答题

阅读课文《散步》中的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语句描写了“我”的母亲放眼小路所看到的景象。请你说一说,母亲看到这些景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中年人。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他这一特点的描写语句,并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一段文字中,“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的局面,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下面是他们中的两位杰出代表。

图一图二请回答:(1)请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与上图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末维新人士梁启超与封建顽固派争论时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弊而必更求变天之道也。”他的这一言论可能受上图中哪位思想家的影响?这位思想家是用什么理论来为维新变法运动进行思想启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解答题

关于真性分流,正确的是()

A.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C.肺泡通气和血流都不足

D.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E.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题型:解答题

溶解速度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