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则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则物距:[ ]

A.小于10厘米

B.小于20厘米, 大于10厘米

C.大于20厘米

D.等于10厘米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题型:选择题

静态图像常用JPEG标准进行信息压缩。目前JPEG中使用 (18) 算法,它属于 (19) 方法。

A.预测编码
B.变换编码
C.统计编码
D.矢量编码

题型:选择题

学校的阶梯教室做成阶梯形的原因是______.

题型: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差距拉大。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直接目的是(  )

A.改善人民群众的家庭生活

B.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集中力量办大事

D.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题型:选择题

材料一:2012年3月初,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材料二:“网络民意”成为“两会”的一亮点。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两会议题,联合商业网站推出“有话问 * * ”、“两会建言”、“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

材料三:民建中央常委李冬玉女士表示:“网络监督是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便捷而有效的手段。网络监督是民主、公平的推动力,是公民自我教育的新形式。网民在交流信息中获得知识,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对不负责任、偏离事实和公德的言论,也在进行着更直接、理性的批评。”但要使网络监督成为监督的有效形式,还需要对网络监督再认识、再规范。

请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题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这种“网络问政”的形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这种监督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前置胎盘时 * * 出血的特征是

A.无痛性 * * 出血

B.有痛性 * * 出血

C. * * 出血的发生常有明显的诱因

D.贫血程度与 * * 出血量不成正比

E.宫缩时 * * 流血停止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