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患儿,无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胸片示右心室增大。诊断考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问题:

7岁患儿,无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胸片示右心室增大。诊断考虑()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考点:儿科住院医师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男性患者,45岁,双手骨间肌及大小鱼际肌肌肉萎缩1年,双手指活动不灵3个月,查体双手远端肌力4级,双手骨间肌及大小鱼际肌肌肉萎缩,以右侧为重,无感觉障碍,四肢腱反射活跃,双病理征阳性。

此患者首选检查是什么()

A.头颅CT

B.肌电图

C.脑电图

D.肌肉活检

E.颈髓MRI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8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年九十(       ) (2) 磨铁杵 (       ) (3)始一焉(       ) (4)媪自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置土石   无陇断          

B   惧不已    如土石何  

C  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

D  操蛇之神闻之     告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人物】_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2013)沿程水头损失hf:()

A.与流程长度成正比,与壁面切应力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B.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水力半径成反比

C.与水力半径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反比

D.与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题型: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工程项目主要是指()

A.建设项目

B.单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分部工程

E.分项工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