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消费对象划分,最终消费可分为( )A.货物产品消费和服务产品消费 B.耐用品消费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按消费对象划分,最终消费可分为( )

A.货物产品消费和服务产品消费

B.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

C.市场性消费和自给性消费

D.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考点: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2011年10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城市规划规定了某宗土地的用途、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那么,对该宗土地进行估价就应以其使用符合这些规定为前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关鼠疫的诊断哪项不正确:()

A、流行病学资料

B、临床表现

C、培养获得病原菌

D、淋巴结活检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企业的会计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题型:单项选择题

被告人房某(女,43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被告人米某(男,45岁,某市监狱管教员),2002年4月,被告人米某受亲友之托,答应帮助办理盗窃犯张某、刘某的减刑、假释。被告人米某接受请托后,伪造证明材料,证明张犯和刘犯在狱中的表现分别符合减刑、假释条件。2002年9月,被告人米某找到其在市法院工作的同学房某,请求其裁定为盗窃犯张某、刘某减刑、假释。被告人房某问米某罪犯是否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米某回答:“没问题,所有材料都是全的。”被告人房某说:“我是问材料真假。”米某回答:“真假你别管,保证出不了事。”被告人房某仅凭被告人米某报上来的材料,于2002年10月为罪犯张某、刘某分别作了减刑、假释裁定。被告人米某在此期间接受了请托人的现金8千多元。罪犯刘某被假释出狱后,于2002年12月因抢劫罪被抓获归案。
问:被告人房某的行为和米某的行为分别构成什么罪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