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感冒1周,劳累后胸闷、呼吸困难,夜眠咳嗽3d”来诊。2个月以来工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患者女,50岁,因“感冒1周,劳累后胸闷、呼吸困难,夜眠咳嗽3d”来诊。2个月以来工作紧张,近1周感冒,咳嗽、咳痰,经治疗感冒症状减轻,但劳累后常感胸闷、呼吸困难,夜间睡眠卧位时常有咳嗽,需要高枕。25年前患风湿热。查体:T36.4℃,P75次/min,R24次/min,BP105/60mmHg;面部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及左房室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HR100次/min,律不齐。

初步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热复发

B.先天性心脏病

C.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

D.风湿性心脏病右房室瓣狭窄

E.风湿性心脏病右房室瓣不全

F.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关闭不全

考点:护理学(医学高级)专科护理学专科护理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7分)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上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

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

③向烧杯中倾倒20 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 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OOSE的APPID地址范围().

A.1001-1FFF、

B.1001-2FFF,

C.1001-3FFF;

D.1001-4FFF.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女性患者,28岁,妊娠28周时检查发现并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产后哺乳期间禁忌使用的药物是()

A.美托洛尔

B.复方碘溶液

C.卡比马唑

D.甲巯咪唑

E.普萘洛尔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关于术后早期活动的作用,包括

A.减少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

B.减少肺部感染

C.增加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几率

D.增加肺活量

E.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避孕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

A.放置宫内节育器

B.安全期避孕

C.人工流产吸宫术

D.引产

E.钳刮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