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一位同学对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理量及物理常数的记忆,其中不准确的是( ) A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是一位同学对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理量及物理常数的记忆,其中不准确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是3N

B.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水的沸点是l00℃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沸腾及沸腾的特点电压的测量,电压表的使用重力大小的估测
题型:选择题

通常所说的“校版”是指()。

A、印版位置的调节

B、印版滚筒的周向调节

C、印版滚筒的轴向调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x+2(k-3)=0,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9,如果存在,求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型:选择题

种曲的优良菌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题型:选择题

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甲】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1)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2)早梅雨: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乙】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3)迟梅雨:【丙】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

(4)特长梅雨: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丁】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5)倒黄梅: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它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选自科普网)

小题1: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梅雨是盛夏到来之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气候现象。

B.正常梅雨雨期长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占总数的一半。

C.1954年长江流域爆发全流域性洪水,是异常梅雨造成的。

D.“倒黄梅”维持的时间短,雷雨阵雨多,雨量相当集中,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小题2:下列对说明方法使用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句举例说明了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差异性。

B.乙句引用农谚,说明了在5月底6月初早梅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

C.丙句通过迟梅雨与早梅雨的比较,说明了迟梅雨的特点。

D.丁句用数据说话,说明了特长梅雨维持的时间特别长。小题3:请结合全文,分点概括梅雨的特点。(4分)

题型:选择题

饮食卫生“五四制”要求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但不包括______。

A.一洗

B.二刷

C.三蒸

D.四消毒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