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以益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中医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以益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为气母

考点:中医眼科(医学高级)中医眼科(医学高级)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市总人口为596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96×10n人时,则n=(  )

A.6

B.-6

C.2

D.-2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国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单位采购进口药品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证件是

A.《进口药品注册证申请表》

B.加盖供货单位公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复印件

C.加盖供货单位公章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D.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证明文件

E.符合药品生产企业开办条件的证明文件

题型:单项选择题

X线显示在桡骨远端距关节面对3cm内有骨折线,该骨折可能是()

A.Smith骨折

B.Barton骨折

C.Monteggia骨折

D.Colles骨折

E.Galeazzi骨折

题型:单项选择题

(25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3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九:徐女士在北京一所大学教书,2009年她向银行申请了20年期50万元贷款,利率为6%。
根据案例九,回答51~57题:

如果徐女士打算向银行提出延长贷款申请,则她可以申请延期( )次。

A.0

B.1

C.2

D.3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