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问题:

元朝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民族融合的发展
题型:问答题

患者女性,32岁。结婚5年未孕,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40日, * * 少量流血伴下腹坠痛1日。查体:血压100/70mmHg,脉搏92次/分,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略大,宫颈抬举痛(+),右侧附件区触及包块,边界不清。

输卵管妊娠常见的病因是()

A.子宫畸形

B.年龄偏大

C.免疫机制

D.输卵管炎症

E.输卵管手术史

F.遗传因素

题型:问答题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图1),缓慢倒入CO2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Ⅰ.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性质.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Na2O2和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缓缓滴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E中现象,再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E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中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氢氧化钙______而析出.

(3)“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______,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题型:问答题

禽流感发生后,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 ]

A.将病禽深埋或焚烧     

B.严禁将疫区病禽销往外地   

C.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D.给未感染的家禽注射疫苗

题型:问答题

—How much _______the shoes?

—________twenty yuan.[ ]

A. is; It is                

B. is; Is

C. are; It's                

D. are; They're

题型:问答题

“弧精于内,气耗于外。”(《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注:“弧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原文中的文字错落现象当属()

A.脱

B.倒

C.讹

D.衍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