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

题型:材料题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尤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会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摘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 * * 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文部、司法、农商务、递信凡九部,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早期改良思潮
题型:材料题

Break points in a firm’s marginal cost of capital schedule are best interpreted as representing the:()

A. maximum amounts of debt, preferred stock, and common stock the firm can issue.

B. amounts of capital expenditure at which the company’s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increases.

C. amounts of new securities a firm would need to issue to take advantage of flotation cost discounts.

题型:材料题

若(xy-2)(x2y2+1)=0,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题型:材料题

空气在渐缩喷管内流动,M<1,则质量流量及流速分别( )。

A.不变、加大
B.不变、减小
C.变大、加大
D.变小、减小

题型:材料题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衬砌外壁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防水层表面应设()cm水泥砂浆保护层。洞门与既有隧道的接头处,应做好防水处理。

A.3~5

B.5~8

C.8~10

D.9~11

题型:材料题

窗体下面有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0
Do Until x = -1
a=InputBox("请输入第一个数字a的值")
a=Val(a)
b=InputBox("请输入第二个数字b的值")
b=Val(b)
x=InputBox("请输入第三个数字x的值")
x=Val(x)
a=a+b+x
Loop
Print a
End Sub
在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对话框中分别输入5,4,8,5,8,-1,输出结果为______。

更多题库